現代人由於工作的壓縮、人際間的衝突與感情世界的不可捉摸,都可能讓我們的生活處於極度緊張、焦慮、憂鬱的狀態,因此除了藥物之外,有許多紓解情緒與因情緒衍生而來的身體不適﹙如頭痛、腰酸背痛、心悸、手腳顫抖等﹚ 的治療方法應運而生。這些方法有的有學理根據,有的則是所謂的另類療法,較少為醫界認可。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廣為臨床精神科醫療院所採用的生理回饋療法。
所謂生理回饋療法,簡單的說就是經由電子儀器設備將人體的生理現象(如心跳、體溫、肌肉鬆緊程度等)以視覺或聽覺的方式來呈現,讓我們了解自己的身體症狀和情緒(如緊張、焦慮、害怕等)之間的關係,再由治療師的協助,輔以許多其他的治療技術,如放鬆訓練、學習界定引發症狀的情境、如何避免或調適壓力情境、改變生活習慣、學習自我控制等來幫助我們學習控制或操縱這些訊號,並體會這些訊號(亦即身體症狀)和我們情緒之間的關係,增加我們對本身情緒狀態的敏感度,以獲得更大的效果。通常經由不斷的練習,最後我們可以直接透過自己的身體症狀 (不再經由電子儀器設備) 較清楚知道自己的情緒狀態,並透過放鬆技巧等讓身體症狀減輕而進一步改善情緒,反之亦然。
生理回饋療法主要適用於與壓力‧性格特質‧情緒困擾有關的生理或心理症狀,如(1) 恐慌症、強迫症、恐懼症、廣泛性焦慮等焦慮症患者。 (2) 失眠症。 (3) 偏頭痛、緊張性頭痛、與其他部位之緊張性疼痛、或與壓力有關之反應。 (4) 身心症患者 (如非器質性之消化系統疾病、高血壓、低血壓、雷諾症(手腳冰冷)與心律不整) 。
在此要強調的是如果沒有動機,生理回饋療法很可能會失敗;另外,生理迴饋儀器只是一個媒介,和其他治療方式相同﹙如音樂療法、遊戲療法、美術療法等﹚,主要是幫助我們感受在情緒干擾時的身體狀態,但必須持之以恆才能成為一種習慣,因為實際的生活終究需關掉生理迴饋儀器,去體驗放鬆的感覺。而且只要懂得生理回饋療法的基本精神,也可以DIY﹙如體會情緒狀態和自己手腕脈搏速率之間的關係﹚。
最後希望透過這篇短文,提醒大家不良情緒的影響非常深遠,它所表現的層面也是變化萬千的,千萬不可輕忽。一旦你感受到或週遭的人表示你的情緒處於不穩定狀態時,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,找出潛藏的因素,適時處理,才能免於不良情緒這個隱形殺手的毒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