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刊&演講
我的孩子是過動兒嗎?
2020-02-11
大雄從小活潑好動,媽媽形容他“總是動個不停、好像停不下來”,原本以為只是男孩子調皮,長大慢慢就好了,但上小學後,非但未改善,老師經常反應他無法靜坐上課,甚至不時起身走動或逗弄同學,且常與同學起衝突,不管媽媽及老師如何軟硬兼施地教導,都無法改善,讓媽媽實在不知如何是好。小玲則還算乖巧聽話,唯一在寫作業的速度上是出奇的慢,如果沒有媽媽在旁緊盯,她ㄧ顆心早不知飛到哪兒去了,於是寫作業成了媽媽和小玲的共同惡夢。上述案例都是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」的臨床表現,也就是俗稱的「過動兒」,這些孩子常因為「好動」及/或「不專心」而被父母帶來求診。但相反地,當孩子有「好動」及/或「不專心」的現象時,不代表一定是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」喔,還需考慮是否有其他因素,如生理狀況、智能、學習能力或其他精神疾患的影響,這些都需進一步的臨床檢查或測驗才能判斷。其實「過動兒」並不能貼切地形容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」的全貌,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」的臨床表現可分為三個面向:活動度過高、注意力不足和衝動控制差。活動度過高表現出來的行為,譬如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;在課堂或其他需好好坐在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;在不適當的場合經常過度地四處奔跑或攀爬;感覺上就像裝了馬達般地動個不停。注意力不足方面,譬如常忽略細節,或在學校功課、作業或其他活動中粗心犯錯;做作業或遊戲時不能持久、專心;常常聽而不聞;常常不聽從指示,而無法完成學校功課、雜務或該做的事;對於完成需要按照順序或多步驟的工作或活動有困難;常常逃避或非常討厭需要持續專心的事物;容易分心;健忘等。衝動控制差則呈現下列行為:常常在問題尚未講完之前就搶著說答案;在需輪流的團體活動或遊戲中不能等待;常常干擾或侵犯別人;多話;因對危險的判斷不佳而發生意外等。典型的過動兒有過動、注意力不足和衝動三大特徵,但對每個過動兒而言,這三大特徵會有不同的輕重之別,有些孩子,如小玲,可能活動量不大,卻有注意力方面的問題。而因這三大原始問題衍生的課業學習障礙、人際關係困難(包括同儕、師生、親子關係)等挫折感,更會使得孩子失去自信,甚至產生更多的行為問題或情緒問題出來。故能早期診斷,儘早給予孩子適當的協助是相當重要的。在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疾患」的治療上,主要包括 1.藥物治療:特別是用在兒童本身症狀已嚴重妨礙到學習、人際關係及人格發展時。服藥的目的主要使孩童在學習事物時能夠靜下來,不要因此而減少了學習的機會。2.行為治療:行為治療最主要的目的在於矯正不良行為,訓練良好適當的行為。3.職能治療:「注意力缺陷過動症」小朋友常有肌肉張力低、平衡能力差、姿勢協調能力不好、粗細動作笨拙、書寫能力困難、知覺認知能力差,而需要職能治療師協助小朋友在日常生活活動中動作、認知及注意力的改善。 不管是父母或老師,照顧「過動兒」都需要比照顧一般孩子花費更多心力,甚至常會感到束手無策,唯有在專業人員,與父母、老師的共同配合下,才能讓孩子一步步走向充滿希望的未來呢!